ldquo这是真的吗rdquo

 

“这是真的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镇南什村委会什连村贫困户王永胜拉着镇帮扶干部的手,显得一脸急切。年4月,患上鼻咽癌的王永胜攥着东挪西借来的一沓零碎钱,颤巍巍地踏上求医路,却没想到14万余元的医疗费全部可以报销和兜底救助,令他难以置信。

这份惊喜源自年琼中实施的健康扶贫工程——在原有新农合、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的基础上,为贫困户量身打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医疗补充商业保险救助、贫困人口专项救助“六道防线”,以“一人一策”的靶向疗法筑牢贫困户健康基石。在不断提高医疗救助“托底”能力的同时,琼中逐步建立以县级为“龙头”、乡镇为“枢纽”、村级为“网底”的三级健康扶贫服务网络,切实打通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医院住院部,为贫困户专门提供结算窗口。南国都市报记者刘孙谋摄

数字看医疗

财政兜底保驾硬件提升护航

1.全县列入低保保障兜底的有户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万元;

2.全年共投入万元对贫困人口新农合个人缴费全额补贴(元/人/年);

3.设立贫困人口医疗兜底专项资金,全年累积报销医疗费用27万人次万元;

4.加大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等防控力度,“八苗”全程接种率达99.8%以上;

5.投入1亿元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医院住院大楼、医院门诊楼、县疾控中心等项目,改造乡镇卫生院7个,新建和改扩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6间;

6.与西促会签署扶贫项目协议,获得医疗设备援助万元,目前已完成第一期万元设备购进并投入使用。

A

筑牢“六道防线”精准医疗让贫困户“药到病除”

62岁村民陈承东:

愁!四处举债付医疗费

喜!新农合报销还可申请医疗救助

当62岁的陈承东倒在橡胶林里的那一刻,他几乎断定“这辈子完了”。

陈承东是营根镇新市村大拉一队村民,一家四口靠守着几亩橡胶林艰难度日,即便一分钱掰成八瓣花,也仅仅能解决温饱。更要紧的是,妻子王兰英患有心脏病,墙角堆成小山的药盒几乎耗去了一家人大半的积蓄,这不得不让陈承东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再出一丝纰漏。

可意外往往来得猝不及防。年5月,当陈承东和往常一样到地里去喷洒除草剂后,突然出现头昏、呕吐等症状,医院,最终诊断为百草枯中毒。一场抢救后,陈承东被从死门关拉了回来,可躺在病床上的他一呼一吸都发出沉重的声响。“命捡回来了,可钱从哪儿来?”陈承东几乎不敢往治疗账单上撇上一眼。转眼到了出院结账的时候,当陈承东咬着牙四处借钱凑齐一万多元的医药费时,却被告知新农合报销了元,只需自付余元,这让他稍稍松了一口气。

病愈的陈承东前脚刚回村,扶贫干部后脚便追进了屋里。“你这情况可以向政府申请医疗救助,最高能报销个人支付费用的90%呢!”陈承东听了扶贫干部的话后心里直打鼓,半信半疑地拿着材料去了民政局,果然领回了元的报销款,这份“意外之喜”让他一度觉得自己在做梦。“除了身体遭了点罪,这场意外几乎没对我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劫后余生”的他没了后顾之忧,如今在政府的帮扶下盖起新房,日子越过越顺遂。

政策

健康扶贫兜底“一个不能少”

陈承东的“底气”来自于琼中实施的健康扶贫兜底政策。年,琼中以基本医疗卫生有保障为目标,以健康扶贫工程为重点,本着“一个不能少”的原则,筑起了抵御因病致贫的“六道防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医疗补充商业保险救助和贫困户人口救助专项资金。

“我们不仅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新农合’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并将大病保险起付线由元降至元,实行‘一人一策’的精准医疗救助。”琼中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该县还充分运用商业保险先行赔付的机制,破解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无钱垫付医疗费用、无力承担支付费用的难题,形成了新农合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之外的有益补充。

B

架起“绿色通道”打通基层医疗“最后一公里”

贫困户老潘:

看病先预约真是太方便了

“我这几天泌尿道又感染了,难受得很。”2月17日上午8时许,家住琼中黎母山镇的贫困户老潘拿起手机,轻车熟路地摁下了琼中黎医院的专线电话。不一会儿,他便预约好了“一对一”的帮扶医生。中午12时,医院一楼大厅,一眼就看到了导医台上放着的“健康扶贫绿色通道”牌子,旁边的就诊流程图一目了然。

在护士的陪同下,老潘直接省去排队挂号的繁琐程序,手捧医疗证、建档立卡扶贫手册和身份证来到医保办,不到5分钟便办好了住院治疗手续。拿着注明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入院通知单,老潘径直来到外科住院部,他的“一对一”帮扶医生早已等候多时。“以前手续繁琐得很,现在直接一个电话就预定好了床位,全程也都有人陪同就诊,太方便了。”更让老潘感到贴心的是,医院和县社保局、民政局等多个部门统筹协调,他在出院时即可完成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和医疗兜底的“一站式”结算手续。

政策

对乡村医生轮训医疗资源往下沉

为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琼中构建以基层首诊为基础的分级诊疗体系,通过省、县培训的方式分期分批对乡村医生进行轮训,医院与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互联互通。这种医疗资源往下沉、专家往下走、小病往下转的做法,带来的明显变化就是基层医疗单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真正实现“有钱看病”和“有人帮看病”两个目标。

C

补齐医疗“短板”从源头驱除贫困户“病根”

医院“老熟人”赵进:

医院变了样很多病在这就能解决

“听护士说你又在偷偷抽烟?这样可不行。”“哪有?我听你的话早戒了!”2月17日中午12时许,在琼中黎医院住院部的一间病房里,外科主治医师张惠明抿嘴佯装生气,“吓”得躺在病床上的赵进一骨碌爬起来赶忙解释,“诙谐”的一幕逗得在场的人乐不可支。

52岁的赵进患有泌尿感染、前列腺脓肿、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医院的他逐渐成了医生护士们的“老熟人”。可放在前几年,赵进才没有多余的心思跟他们开玩笑。“医院到处破破烂烂的,由于人手不够,排队挂个号都要花上半个小时,可折磨人了。”医院医疗条件较差,赵进不得不常常辗转百十公里到海口去治疗,让他饱受颠簸之苦的同时,也徒增一笔不小的花销。自年起,赵进发现医院“越来越不一样”了。“说不出具体哪儿不一样,只知道以前需要去省城治的病,如今在这里就可以解决。”

政策

医院基础设备坚持“填平补齐”

与赵进不同,张惠明可谓真医院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善。“医院缺医疗设备,我们也是‘难为无米之炊’。”自年起,医院先后投入上千万资金购入层64排CT、双板DR、心脏彩超和四维彩超等先进设备,并于年4医院,逐步补齐医疗服务供给“短板”。有了现代化设备,医务人员开始大展身手——年4月完成第一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年2月完成第一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将琼中医疗技术空白一一填补的同时,也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条件。

贫和病是一条根上的两个枯藤。分析众多因病致贫返贫的案例,不难发现很多都是“小病拖大、大病拖重”,如何将优质医疗资源的触角延伸至基层,从源头驱除“病根”?琼中坚持“填平补齐”原则,按照有1所医疗医院、每个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的“三个一”要求,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形成“小病首诊在基层、大病在县内、康复治疗回基层”的良性就医格局。

位于海榆路上的营根镇卫生院,担负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重医疗服务职责,却由于仪器设备陈旧、医务人员紧缺等因素,多年来门可罗雀。“从瓦房到楼房,从仅靠‘三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到配备彩超机、心电图机等设备,这几年卫生院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营根镇卫生院院长覃允锡兴奋地告诉记者,从年到年,该院接诊量由余人次增至1万余人次,营业收入更是整整翻了十番,破解了患者外流的尴尬境地,也标志着琼中健康扶贫的关口不断前移。

琼中健康扶贫“六道防线”

医疗保险防线

采取“先缴后补”的方式,对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实现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并将20项医疗康复项目、地中海贫血排铁治疗药物纳入新农合补贴范围。年共配套财政资金.72万元,为名贫困户缴纳年新农合费用和名贫困户代缴年新农合费用。

大病保险防线

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将建档立卡贫困参合患者的新农合大病保险起付线由元降至元,并将重症地贫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纳入重大疾病种类范围。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人数人次,报销金额共计38万元。

医疗救助防线

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并实行分类救助,共发放医疗救助.73万元,惠及人次。

临时救助防线

对符合条件的临时救助对象,根据其困难程度和不同情况,按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倍,给予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不超过3个月的一次性基本生活补贴。

医疗补充商业保险防线

年,按每人每年45元标准,为全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人购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

贫困人口专项资金救助防线

投入万元资金设立琼中贫困人口救助专项资金,用于救助患重大疾病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针对个人无力支付的不符合新农合医疗报销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按照一定比例报销,报销比例最高不超过90%。

来源:南国都市报编辑:王焕焕

记者:李梦瑶通讯员朱德权林学健

贫和病是一条根上的两个枯藤,盼从源头驱除“病根”的戳下大拇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kpp.com/wazz/184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