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传染源包括患病者和病原体携带者或者是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就包括了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苍蝇、生活物品、血液、吸血节肢动物等。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防治传染病的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消毒工作、从而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人群:避免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人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1、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疼、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但疲乏虚弱可达2-3周。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肠型流感。

目前国际医学界公认的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是接种疫苗,但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源:被感染的家禽、病人

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主要症状: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禽类要用流水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多发生于儿童。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4、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5、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6、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

传播途径: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预防措施: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等出疹性传染病不同,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孕妇尤要当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儿。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

7、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8、猩红热

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经空气飞沫传播,皮肤伤口活产道等感染处。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由于细菌的血清型多,其间无交叉免疫,故再次感染仍可再患。

主要症状:起病急骤,发热,体温高达39摄氏度、呈持续性,咽峡炎: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覆有脓性分泌物,第2病日出疹:始于耳后,24小时内迅速蔓延及全身。典型皮疹是在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并伴有瘙痒。在颜面部仅有出血儿无皮疹,口鼻周围充血不明显,与面部相比显得发白,称为“口周苍白圈”发疹同时出现舌乳头肿胀,初期舌背白苔,称“草莓舌”,2-3天后舌苔脱落儿舌面光滑呈绛红色,称“杨梅舌”。

预防措施:对病人进行6日的隔离治疗。流行期间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接触病人应带口罩。

9、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传染源:排菌的肺结核病人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经皮肤、泌尿系统的传播极少见。

主要症状:呼吸系统结核病:低热、盗汗、疲乏、咳嗽、痰中带血、咯血、发病种类不同,症状不同、也可有胸痛,严重者呼吸困难。

淋巴结结核:一侧或双侧颈部的淋巴结肿大,质较硬、活动、有压痛,也可形成脓肿,继发感染可有明显的红肿热痛。肾结核: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见。早期可无症状,累及肾髓质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症状,血尿、脓尿、也有乏力,低热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

预防:注意接触肺结核病人要戴口罩。注意自身免疫力的提高。注意通风。

10、感染性腹泻

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但除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痢疾以外的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

传染源:患者、病原体携带者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污染的食品、水传播

人群易感性:婴幼儿、老年人、旅游者、机体免疫力低下者

主要症状:腹泻3次/日。纳差、恶习、呕吐、腹痛、乏力、头晕、发热、畏寒,甚至因脱水致休克、电解质紊乱。

预防: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

审稿:孙丽萍杨云海

图文编辑:李晓晨









































鍖椾含鍝鐧界櫆椋庡尰闄㈠ソ
鍖椾含娌荤櫧鐧滈鍘诲摢瀹跺尰闄㈠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kpp.com/wazlyy/7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