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二科护理常规2

 

目录

1.乳房癌

2.甲状腺围手术期护理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4.胃癌病人的护理

5.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6.结、直肠癌根治术

7.人工造口的护理

8.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乳房癌

乳房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病人的月经史、孕育史、哺育史、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既往史有无患乳房癌家族史。

(2)身体情况

1)局部:1、乳房外形和外表:两侧乳房的形状、大小是否对称,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近期有无出现一侧乳头内陷的现象;乳房浅表静脉是否扩张;乳房皮肤有无红、肿及橘皮样改变,乳头和乳晕有无糜烂;2、乳房肿块:了解有无乳房肿块,肿块大小、质地和活动度,肿块与深部组织的关系,表面是否光滑、边界是否清楚;有无局限性隆起或凹陷等改变情况。

2)全身:1、有无癌症远处转移的征象,如锁骨上、腋窝淋巴结核其他部位有无肿大淋巴结,淋巴结的位置、大小、数目、质地及活动性;有无肺、骨和肝转移的征象。2、全身的营养状况及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

3)辅助检查:包括特殊检查及手术耐受性有关的检查结果。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病人面对恶性肿瘤对生命的威胁、不确定的疾病预后、乳房缺失致外形受损、各种复杂而痛苦的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婚姻生活可能受到影响等问题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极度恐惧、能否很好的应对;病人对拟采取的手术方式及手术后健康锻炼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家属尤其是配偶对本病及其治疗、疾病预后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1)按外科一般术后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乳腺癌根治术后人体体型发生改变,特别是女性,思想包袱重,术前应疏导并说明术后有办法弥补。

(3)对于妊娠及哺乳期乳癌患者,应终止妊娠及断乳。

(4)备皮范围:见“备皮法”,如需植皮,取患侧乳房上的皮肤,应注意乳头及乳晕部的清洁,取患乳对侧大腿皮肤,备皮范围应包括阴部阴毛、膝关节。

1、按外科一般术后护理常规。

2、体位全麻清醒后半卧位,椎管内麻醉平卧6h后改半卧位,抬高患侧上肢。

3、切口处用胸带加压包扎,注意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脉搏,防止过紧引起肢体供血不良,过松不利皮瓣或皮片与胸膛紧贴愈合。

4、观察患者有无气胸的征兆,胸闷、呼吸窘迫等。

5、做好负压引流管的护理,根据患者需要调节负压,妥善固定,引流管长度以患者床上翻身的余地为宜,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引流量每小时超过ml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引流管一般放置3~5d,引流液颜色变淡,24h量小于10ml,局部无积血、积液可考虑拔管。

6、上肢的功能锻炼早期使用健身圈,促进肢体血液回流,防止手指促胀。3~5d后活动肘部以上,5~7d报活动肩部,拆线后加大肩部活动范围,指导患者爬墙运动,梳理头发等以恢复肢体功能。训练方法:

1)乳腺癌术后早期,因受伤口等因素的影响,可练习握拳、屈腕、屈肘关节,每天数次。

2)术后4~5天,逐渐借助简单的器械装置加强练习,即牵拉钉在高处的松紧带,每天数次。

3)患者将患侧手指经头扪及对侧耳廓,以后逐渐到患侧手进行梳头,每天数次。

4)患者面对、侧对墙壁作摸高动作,同时在墙上划线记录摸高的进展,第5~7天练习。

5)双手握竹竿或木棍,以健侧带动患者进行各个方向的活动,逐渐进行前举、侧上

6)出院后,在家庭、工作单位要特别努力去做所有常规的日常活动,如盥洗、梳头、扫地、提轻物等。

7)化疗者按化疗期护理。

1、侧上肢水肿及功能障碍避免在术侧肢体上行静脉穿刺,并适当抬高。术后3天开始帮助病人活动上肢,先由肘部开始逐渐扩展到肩部。锻炼方法为自己进餐、梳头、洗脸及手指爬墙活动,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2、伤口感染、皮瓣坏死、皮下积液(1)保持有效地负压吸引(2)妥善固定引流管(3)保持引流通畅(4)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3、肺不张、肺炎协助患者床上翻身、拍背,锻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

1、指导锻炼,防止瘢痕挛缩。

2、遵医嘱口服三苯氧胺等药物。

3、每月自查健侧乳房,避开月经前期及月经期。方法:坐位或直立位,健侧上肢自然下垂,对侧手平触乳房有无肿块及乳房处有无分泌物,忌刺激及捏乳房。

4、健侧或患侧局部周围有包块者请及时门诊。

甲状腺围手术期护理

(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了解发病的过程及治疗经过,是否有家族史;了解既往史,如有无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无手术史等。

(2)身体状况:了解甲状腺肿块的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扪诊有无振颤感;听诊是否可闻及杂音。了解病人有无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及其程度,是否出现眼球突出;是否出现心血管功能改变的表现;基础代谢率是否增高。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是否正常。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病人的情绪是否稳定;病人是否了解甲状腺疾病相关知识,医院环境,是否接受手术治疗,能否掌握康复知识;了解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4)辅助检查:

1.基础代谢率测定:可根据脉压和脉率计算,或用基础代谢率测定器测定。前者较简便,后者较可靠。常用公式:基础代谢率(%)=(脉压+脉率)-。测定基础代谢率应在清晨空腹、完全安静时进行。正常值为±10%,轻度甲亢为+20%~30%,中度甲亢为+30%~60%,重度甲亢为+60%以上。

2.甲状腺摄I率测定:正常甲状腺24小时内摄取的I量为人体总量的30%~40%。若2小时内甲状腺摄取I量超过人体总量的25%,或24小时内超过50%,且吸I高峰提前出现,均可诊断甲亢。

3.血清中T3和T4含量测定:甲亢时血清T3可高于正常4倍左右,而T4仅为正常的2.5倍,故T3测定对甲亢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1.按外科一般术前常规护理。

2.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准备。

3.口服复方碘溶液,从5滴开始,每日增加1滴至15滴,3次/d,或者10滴3次/d,连续服两周。

4.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10-20mg,每日3次,脉搏小于60次/min者,停服一次。

5.测定基础代谢率,控制在正常范围。

6.保护突眼,白天用墨镜,睡眠时涂眼药膏。

7.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8.术前用药禁用阿托品。

9.让患者了解术中体位,并指导患者作颈部固定身体活动的练习,以适应术后的需要。

10.准备气管切开包、小沙袋、无菌手套、氧气、吸引器。

(1)按外科一般术后护理常规。

(2)颈丛麻醉或全麻清醒后半卧位。

(3)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

(4)颈两侧置沙袋。

(5)手术当日禁食,术后第2天流抽,第一次白开水,防止呛咳吸入肺。

(6)甲亢术后继续服用复方碘溶液7天,服15滴者每日减少1滴直至停止。

(7)观察甲状腺次全或全切除术要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观察有无甲状腺危象征兆。

(8)观察有无手足抽搐,面部、口唇周围和手心足底肌肉强直性抽搐和麻木,应给予补充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ml,轻者口服钙剂,并在饮食上控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牛奶、蛋黄、鱼等。

1)呼吸困难和窒息

观察病人呼吸情况,有无烦躁,发绀,甚至窒息;颈部有无肿胀,切口渗出鲜血等,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行床旁抢救。

2)喉返神经损伤

注意病人的发音情况,是否有嘶哑,失音,呼吸困难窒息等,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3)喉上神经损伤

观察病人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是否发生误咽,呛咳。一般经理疗后自行恢复。

4)甲状旁腺损伤

多于术后1-3天出现手足抽搐,嘱病人限制肉类,乳品和蛋类等食品。

5)甲状腺危象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神志情况,是否出现烦躁,大汗,甚至昏迷,是否呕吐腹泻,一旦发生及时处理。

1.加强自控,防止情绪过激。

2.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吸烟病人术前2周戒烟,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

3.指导病人练习手术时的头,颈部过伸体位。

4.术后早期进流质饮食,不可过热,以防颈部血管扩张,加重伤口渗血;进流质时出现呛咳,应坐起进食或进半流质、半固体饮食。

5..术后48小时内,病人练习颈部活动,防止切口黏连及瘢痕收缩。

6.根据医嘱服用术后用药,并定期门诊随访。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嗜烟酒,暴饮暴食以及过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遗传因素,尤其是男性的亲属中其发病率高于一般人

3.胃酸和胃蛋白分泌增多,侵蚀能力增强,在这溃疡的发病机理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

4.精神情绪因素,长时间的精神过度紧张和忧虑,沮丧等情绪,长期过度的脑力活动,不注意劳役结合,都会成为本病的诱因或使病情加重

5.胃黏膜屏障被破坏,消化道内的胆盐,胰液,亦即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引发溃疡

6.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可以引起胃窦部炎症,而胃溃疡又总是在胃炎的基础上发生

7.某些疾病,如胃泌素瘤,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肝硬变,肺气肿,肾功能不全以及小肠切除过多的病人都有患溃疡病的可能

1.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心理,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术前一天进食流质,术前十二小时禁食禁水

3.术前1-2周应禁止吸烟;术前根据指导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

4.练习床上翻身及床上使用便器及尿壶

5.手术前晚上洗澡,尤其注意清洗脐部,修剪指甲,手术日晨予以备皮

6.进手术室前,请把身上所有的饰品取下,如手表,眼镜,假发,活动假牙,耳环,戒指,项链,手表,手镯,手机等,请家属保管好,更换干净病服,不穿着内衣裤,衣服反穿

7.手术日晨置胃管,导尿管

1.体位:一般取平卧位,待患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保持腹肌的松弛,减轻疼痛,利于呼吸和循环

2.禁食输液:进食期间常规补充液体,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3.引流管保护:(1).胃管放置是为了减轻胃肠道张力,促进吻合口的愈合;(2).导尿管应夹管,予以2-3小时或患者有尿意时放一次;各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通畅,翻身时避免扭曲,折叠,受压,注意无菌操作,若引流袋内液体较多应及时倾倒记录

4.饮食指导:术后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管后当日给少量饮水,每次4-5匙,每1-2小时一次,第二日进半流饮食,每次50-80毫升,第三日全量流质,每次-毫升,应避免牛奶,豆制品等产气食物,以避免引起腹胀等不适,以蛋汤,藕粉为好。若术后恢复正常,第四日可进半流质,术后10-14天后可进软食

5.疼痛:术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可以适量使用镇痛药物

6.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第一天坐起,床上活动关节,肌肉,第二天开始下地扶床活动,第三天可以在病室内活动,活动量依据个人差异而定,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和下肢血栓形成

7.生活护理:每日2次口腔及会阴护理

8.安全防护:挂好导管,跌倒,压疮标志,做好患者及家属宣教工作,使用床栏

1.胃切除术后,由于胃容量减少,一次进食过多,易引起饱胀,腹胀等不适,应做好定时定量进食,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避免刺激性食物

2.应干稀分食,进食时少用汤和饮料,饭后平卧,或采取平卧进餐,使食物缓慢通过小肠,促进消化吸收

3.胃切除术后初期,若进食过甜的食物,可引起腹胀,所以应禁食过甜的食物

4.出院后注意劳役结合,1各月内仍需休息,可以做些生活自理的轻劳动.2个月后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体育活动,避免弯腰翻滚等动作,一般3个月后可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5.忌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因这些药物可引起胃粘膜损伤

6.劝告病人戒烟酒,吸烟,喝酒有损伤胃粘膜和健康

7.出院后1-2个月复查1次,如溃疡病复发,或有恶心,呕吐,腹痛,呕血,黑便等,医院就诊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术后应急预案

1、发生大出血时,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2、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抢救车、负压吸引器、三腔两囊管等抢救设备,积极配合抢救。

3、迅速建立两路静脉通路,遵医嘱迅速、准确地实施输血输液及应用各种止血治疗。

4、及时清除血迹、污物。必要时应用负压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

5、做好心理护理,指导安慰患者。

6、进行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和神志变化,

7、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次数、颜色、性状、量、气味,判断患者的出血量,防止发生并发症。

8、熟练掌握三腔两囊管的操作和插管前后的观察护理。

9、遵医嘱进行冰水或冰盐水洗胃:病人去左侧卧位,每次灌入10-14℃冰水或冰盐水Ml,然后抽出,反复多次,直至抽出液变清为止。

10、采用冰盐水洗胃仍出血不止者,可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即冰盐水ml加去甲肾上腺素8mg,30分钟后抽出,每小时一次,科根据出血程度的改善,逐渐减少频次。

11、或遵医嘱予凝血酶口服、局部灌注或内镜下局部喷洒止血。

12、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加强巡视和交接班。

发生大出血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迅速建立两路静脉通路安慰患者及家属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遵医嘱进行抢救治疗做好记录

1、患者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休克时置休克卧位。遵循“五禁四抗”原则,在未明确诊断前。患者应禁食、水、禁热敷;禁灌肠及用止泻药,禁用止痛药、禁止活动。

2、询问病史,完成相应专科检查,做出初步诊断。三、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血生化、血常规、胸腹部立位片B超等,明确病因。并通知护士采集各种标本及时送检。

3、系统检阅各项辅助资料明确病变部位、性质、范围等,并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判断是否具有明确手术指征。

4、禁饮食,通知护士行胃肠减压,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及计量。

5、联系手术室,安排好手术时间,做好术前准备,通知护士备皮、更衣、各种药物过敏试验,留置尿管等。

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连续相关科室医生会诊并采取相应措施。

7、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病因,通知并如实告知家属,取得家属理解并签字同意手术,安慰患者及家属,使其减轻恐惧、焦虑心情,取得配合。

8、完善病史采集,及时完成病历资料等文件书写,签写好手术同意书等。

9、待手术。

禁食水行胃肠减压观察引流液性质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术前准备

胃癌病人的护理

胃癌是位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在男性肿瘤的发病率中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之比为2:1。

(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病人有无上腹或胸骨后疼痛、嗳气、反酸、食欲不振,有无呕血和黑便;有无消瘦和体重下降。病人的饮食喜好、生活习惯和生活与工作环境;有无吸烟史;家族中有无胃癌或其他肿瘤病人;既往有无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病史。

(2)身体状况

1)局部:病人腹部有无压痛或肿块,肿块大小、质地、是否活动;有无腹胀或腹水征。

2)全身:病人有无胃癌远处转移的迹象,如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黄疸,有无消瘦、贫血和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的表现等。

3)辅助检查:了解各项检查的结果,以判断病人各个脏器功能状态和胃癌的分期等。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病人对诊断的心理反应,焦虑、恐惧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家属对病人的关心和支持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病人和家属对本病及其治疗、疾病发展和预后了解和期望程度。

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指导患者合理膳食。

3.幽门完全梗阻者术前禁食,需要时行胃肠减压,每晚用生理盐水-0ml洗胃一次,补充液体及电解质。幽门不完全梗阻者;术前3d流质,每晚洗胃1次,术前1d禁食并给予补液。

4.胃癌波及横结肠时应作肠道准备,选择肠道不易吸收的抗生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等口服。

5.术前晚行温盐水或肥皂水灌肠。

6.手术日晨置胃管、导尿管(遵医嘱)。

1.按各种麻醉后常规护理。

2.按外科术后一般护理。

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胀及肠蠕动情况,术后24小时内禁食,当天给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第2d进半量流质。第3d全量流质。第4d可进稀饭。待肛门排气后严格执行三六九饮食,即术后3d内禁食,6d内半量清流、9d内流质、9d以后半流质饮食。

4.留置胃管的护理

5.保持胃管负压引流通畅,胃管与引流管衔接处玻璃管口径要大,防止胃内容物及血块堵塞管道。固定妥善,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及脱落。

6.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如引流出鲜红色血液,每小时超过ml者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7.置胃管者,应每日给予口腔护理。若管腔堵塞用生理盐水冲洗,胃受术者冲洗压力宜低,每次20ml。

8.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出胃管。

9.活动:术后第一天可坐起,第二天可下地进行床边走动。活动量应根据个体差异而定。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术后出院后注意劳逸结合,一个月内仍需休息,但可做些生活自理的轻劳动,两个月后可进行散步、打简化太极拳等体育活动,避免急剧弯腰、翻滚等动作,一般三个月后可逐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活动。

1、术后出血

(1)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2)指导病人禁食,维持适当的胃肠减压的负压,避免负压过大损伤胃粘膜。加强对胃肠减压引流液量和颜色的观察。

(3)加强对腹腔引流的观察:若术后短期内从胃管引流出大量新鲜血性液体,应怀疑有腹腔内出血,须即时通知医生。

2、感染

(1)完善术前准备,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术前应劝告吸烟者戒烟,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地咳嗽和深呼吸的训练。

(2)体位全麻清醒后若血压平稳取低半卧位,以利于腹腔渗出液积聚于盆腔,一旦感染,便于引流。

(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4)保持腹腔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长度要适宜,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和折叠。确保有效地负压吸引,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防止感染。

(5)术后早期活动,术后早期协助病人行肢体的屈伸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吻合口瘘或残端破裂

(1)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防止胃肠内积液、积气,减轻胃肠内压力,有利于术后胃肠吻合口愈合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2)加强观察和记录,一般情况下,病人术后体温逐渐趋于正常,腹腔引流液逐日减少和变清。若术后数日腹腔引流量仍不减、伴有黄绿色胆汁或呈脓性、带臭味,伴腹痛,体温再次上升,应警惕发生吻合口瘘的可能,及时告知医生。

(3)保护瘘口周围皮肤,一旦发生瘘,应及时清洁瘘口周围皮肤并保持干燥,局部涂以氧化锌软膏或皮肤保护粉加以保护。

(4)合理应用抗菌药,对继发感染的病人,根据医嘱合理应用抗菌药。

4、消化道梗阻

(1)禁食、胃肠减压,记录出入水量。

(2)维持电解质、水、酸碱平衡,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3)加强对此类病人的心理护理。

5、倾倒综合征

(1)对早期倾倒综合征患者:主要指导病人通过饮食加以调整,包括少食多餐,避免过甜过咸、过浓的流质饮食;宜进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餐食限制饮水喝汤;进餐后平卧10-20分钟。

(2)对晚期倾倒综合征患者:出现症状者稍进饮食,尤其是糖类即可缓解。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蛋白质比例,少量多餐客防止其发生。

1.保持心情舒畅,适量活动,避免劳累及受凉。

2.饮食定量,适量,宜清淡饮食,避免生、冷、硬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不食胀气食物,食后卧床0.5-1小时可预防倾倒综合症。

(1)少量多餐出院后每日5-6餐,每餐50g左右,逐渐增加,至6-8个月恢复每日3餐,每餐g左右,1年后接近正常饮食。

(2)遵医嘱服助消化剂及抗贫血药物。

(3)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有无黑便,血便,发现异常及时门诊或急诊就医。

(4)忌过甜食物摄入,餐后休息30min后再活动。

(5)如有腹痛,反酸,嗳气甚至恶心,呕吐者及时检查,及早治疗。

(6)胃癌术后坚持进行化疗。

胃癌病人的术后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术后,突发出血(伤口;引流;胃管;尿管)时;立即安置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2、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处理。

3、遵医嘱实施各项紧急处理(如建立静脉通路;输血;输液等治疗)

4、及时清除各种血迹;污物。

5、做好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及家属。

6、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病情变化,防止再度出血。

7、做好护理记录,严格交接班。

术后突发出血术后出血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处理建立静脉通路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及家属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防止再度出血做好护理记录

腹部手术后出现发热,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排除肺部感染及手术切口感染等明确感染情况,影像学检查提示膈下、盆腔等处积液,考虑腹腔内感染。

1.诊断为腹腔内感染后,应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时给予相应的广谱抗生素,有引流管者应立即行引流液细菌培养+药敏,根据培养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

2.保持引流通畅,注意体位引流。

3.适当营养支持,可少量多次输血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

4.如已形成包裹性积液,可试行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5.如部位深在,穿刺困难或穿刺引流不彻底,腹腔内感染难以控制,可选择合适的路径手术引流。

6.手术后继续抗炎及全身治疗并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定期影像学检查了解积液改善情况以确定拔管时间。

腹腔内感染→抗生素及支持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经皮穿刺抽吸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手术引流→继续抗炎及全身治疗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发病前有无体位及饮食不当、饱餐后剧烈活动等诱因;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的初发时间、程度、是否进行性加重;呕吐物、排泄物的量及性状。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史及外伤史、各种急慢性肠道疾病史及个人卫生史等。

2.身体状况

1)局部:评估腹部是否对称、胀满,是否有肠形,有无腹部压痛、程度,有无腹膜刺激征及其程度和范围。

2)全身:有无出现脱水或休克的征象:包括生命体征、有无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等。

3)辅助检查:各项检查结果是否提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腹部X线平片等检查有无阳性发现。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评估病人的心理情况,有无接受手术治疗的心理准备;有无过度焦虑或恐惧;是否了解围手术期的相关知识。了解病人的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包括家属对肠梗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病人经济和心理的支持情况等。

1.基础治疗和术前护理

2.胃肠减压及时放置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降低肠管内压力,减少肠管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也是必要的术前准备,胃肠减压可减轻腹内压,改善因膈肌抬高而导致的呼吸与循环障碍。胃肠减压期间应;1)保持胃管通畅和减压装置的有效负压。如有堵塞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2)妥善固定胃管,留有一定的长度,以免翻身或活动时胃管脱出。3)注意引流液的色泽,性质,和引流量,并正确记录。密切观察病人腹胀有无好转。如发现血性液体,应考虑肠绞窄的可能。4)每日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腮腺炎。5)胃管内注药后,需夹管1-2h。中药应浓煎,每次ml左右,防止量过多引起病人呕吐,误吸。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在输液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和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必要时保留到尿,监测每小时尿量。输液所需容量和种类根据呕吐情况,胃肠减压量,缺水体征,血液浓缩程度,尿量,血清电解质,中心静脉压监测结果而定。

4.抗生素应用:对单纯性肠梗阻晚期,特别是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病人,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以防治感染,减少毒素的产生。

5.营养支持:肠梗阻时无论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都有相当一段时间禁食,因此营养支持很重要。可采用胃肠外营养(TPN)作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支持治疗。非手术病人若梗阻缓解,病人开始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消失,12h后,可进流质饮食,忌服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如无不适,24h后进半流质饮食:3d后进软食。

6.镇静,解痉;给予病人心理安慰,稳定病人情绪。病人应取低半卧位,减轻腹胀,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改善肺功能。在确定无肠绞窄后,可应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抗胆碱类药物,以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胃肠道腺体的分泌缓解腹痛。对已明确诊断,腹痛剧烈,影响休息者可适当给予止痛剂。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T,P,R和BP以及腹痛,腹胀和呕吐等变化,及时了解病人各项实验室指标。若病人症状,体征加重,应考虑肠绞窄的可能,此类病人病情危重,应在抗休克,抗感染的同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8.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需作肠切除手术者,除一般术前准备外,应按要求做好术前准备。

(1)生命体征的观察:了解病人的麻醉方式和术中情况,采取适当的体位,定时测定病人的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2)输液: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准确记录出入水量,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使用抗生素,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一定的浓度。

(3)引流管的护理:术后仍予胃肠减压,并作好胃管护理。观察肠蠕动恢复情况。如伤口内有引流管应妥善固定并保持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的色,质及量。更换引流管时注意无菌操作。

(4)体位与活动: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使腹肌放松,改善呼吸,减轻腹胀。同时使腹腔内炎症渗出物积聚在盆腔,便于局限和引流。鼓励病人术后早期活动,如病情平稳,术后24h可开始床上活动,3d后下床活动,以促进机体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防止肠粘连。

(5)饮食:肠功能恢复后,停止胃肠减压,进半量流质,进食后无不适,3d后改半流质,10d后进软食。

(6)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肠梗阻:术后如腹胀迟迟不能缓解,或短暂缓解后又复出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在进一步排除术后肠麻痹后,应警惕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2)腹腔内感染: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和腹部体征,及早诊断和治疗。

3)肠瘘:为最严重的并发症。易发因素主要为肠壁炎性水肿,缝合不全,远端有梗阻因素以及肠管局部炎症。肠瘘常发生在术后一周,病人感腹胀,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壁缺口处出现红肿,以及流出较多液体有臭味。应给予肠瘘病人积极的全身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局部放置双套管负压引流。

1.吸入性肺炎

1)预防:病人呕吐时,应协助其坐起或将头偏向一侧,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卫生,并记录呕吐物的量及颜色、性状。

2)病情监测:观察病人是否发生呛咳,有无咳嗽、咳痰、胸痛及寒战、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3)护理:若发生吸入性肺炎,除遵医嘱及时予以抗菌药外,还应协助病人翻身、叩背、予雾化吸入,指导病人有效呼吸、咳嗽咳痰等。

2.腹腔感染及肠瘘

1)避免感染:注意保持腹腔引流通畅,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逆行性感染的发生。

2)营养:根据病人情况合理补充营养,恢复经口饮食后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免影响吻合口愈合。

3)观察:观察病人术后腹痛、腹胀症状是否改善,肛门恢复排气、排便的时间等。若腹腔引流管收尾流出液体带粪臭味、同时病人出现局部弥漫性腹膜炎的表现,应警惕腹腔内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

3.肠粘连:肠梗阻术后病人若护理不当,仍可能发生再次肠粘连。应注意下列护理措施:

1)术后早期活动:协助病人翻身并活动四肢;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粘连。

2)密切观察病情:病人是否再次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包括按医嘱给予病人口服液体石蜡、胃肠减压或做好再次手术准备。

老年人应注意纠正便秘,保持大便通畅,早期治疗各种腹外疝。年轻人应避免饭后剧烈活动。肿瘤切除后应进一步进行化疗,并加强随访。造口术后加强造口管理,预防并发症。

肠梗阻病人术后应急预案

腹部手术后出现发热,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排除肺部感染及手术切口感染等明确感染情况,影像学检查提示膈下、盆腔等处积液,考虑腹腔内感染。

1.诊断为腹腔内感染后,应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时给予相应的广谱抗生素,有引流管者应立即行引流液细菌培养+药敏,根据培养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

2.保持引流通畅,注意体位引流。

3.适当营养支持,可少量多次输血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

4.如已形成包裹性积液,可试行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5.如部位深在,穿刺困难或穿刺引流不彻底,腹腔内感染难以控制,可选择合适的路径手术引流。

6.手术后继续抗炎及全身治疗并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定期影像学检查了解积液改善情况以确定拔管时间。

腹腔内感染→抗生素及支持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经皮穿刺抽吸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手术引流→继续抗炎及全身治疗。

术后48h后静置情况下出现切口处疼痛,伴不明原因发热,换药时见切口处红、肿、压痛,考虑切口感染,挤压切口或穿刺抽得脓液可确诊。

1.缝线针孔一般在拆线后很快既能自愈,蜂窝织炎轻者于拆线后局部以酒精纱条湿敷及理疗,一般炎症可控制,脓肿形成者应切开引流。

2.脓液应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开始可根据脓液性质、颜色和气味选择适当的抗生素,以后根据药敏试验改用敏感抗生素。

3.定期换药更换切口内引流条,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并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局部应用疮疡灵促进切口愈合。

切口感染→拆除局部缝线以酒精纱条湿敷→脓肿形成者撑开切口彻底引流→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广谱抗生素治疗→定期换药→敏感抗生素→局部应用疮疡灵

结、直肠癌根治术

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一般资料:了解病人年龄、性别、饮食习惯,有无烟酒、饮茶嗜好,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史。既往史。

2.身体状况

1)局部:病人全身排便习惯有无改变,是否出现腹泻、便秘,腹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有无粪便表面带血、黏液和脓液的情况,腹部有无扪及肿块,肿块大小、部位、硬度、活动度、有无局部压痛等。

2)全身:病人全身营养状况,有无肝大、腹水、黄疸、消瘦或贫血等。

3)辅助检查:包括癌胚抗原测定、粪便隐血试验、直肠指检、影像学、内镜检查和重要器官功能检查结果及肿瘤转移情况等。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病人和家属对所患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出现过度焦虑、甚至恐惧等影响康复的心理反应。

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

2.术前3d进少渣半流质,术前1d流制裁,手术日晨前12h禁食。

3.口服肠道抗菌药物,按医嘱按时正确给药。

4.术前第3d,第2d晚各口服50℅硫酸镁30ml,术前1d下午2时开始口服50℅硫酸镁30ml或蓖麻油30ml,术前1d下午2时开始口服结肠灌洗液ml加4倍水2h内服完。如有肠梗阻或年老体弱,心肾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此法,应术前3d每晚肥皂水灌肠1次,术前1d晚清洁灌肠。女性患者需切除全子宫或阴道后壁者,术前3d行阴道准备,用0.05℅氯已定液-ml冲洗阴道每晚1次。

5.手术日晨置用管,导尿管。

1.按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2.按全麻或椎管内麻醉术后常规护理。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切口渗出情况,必要时记录出入量。

4.腹腔双套管或盆腔双套,导尿管的护理按有关章节护理常规。

5.会阴部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及时换药,防止褥疮的发生。

6.饮食禁食至胃肠道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或结肠造口开放后给予流制裁,1周后食半流质或软食。

7.肛门部切口术后4-7d用1: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2次∕d

8.人工肛门于拆线后再进行护肛。

9.有结肠造口者按人工肛门护理。

10.化疗者按化疗护理常规。

(1)切口感染:1、保护腹壁切口,病人取侧卧位,腹壁切口与造瘘口间用塑料薄膜隔开。观察局部切口有无充血、水肿、剧烈疼痛等。2、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色、质、量。保持负压吸引通畅,避免管道脱落、受压、扭曲、堵塞等。及时清洁引流管周围皮肤,更换敷料。3、保持会阴部清洁,对会阴部切口,可于术后4—7天以1: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每日2次。若发生感染,则开放伤口,彻底清创;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吻合口瘘:1、积极改善病人营养状况。2、术后7—10天内忌灌肠,以避免刺激手术伤口和影响吻合口愈合。3、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膜炎、腹腔脓肿等吻合口瘘症状和体征。

(3)泌尿系统损伤及感染:1、术后导尿管放置时间为1—2周,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冲洗膀胱1—2次,并清洗会阴部。2、导尿管期间应注意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观察尿液性质。3、拔管前先试行夹管,每4—6小时或有尿意时放开,以训练膀胱舒缩功能,防止排尿功能障碍。

(4)结肠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加强对造口的护理和观察:造口开放前,造口周围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保护;造口开放后,及时清洁造口分泌物、渗液和保护造口周围皮肤,更换敷料,避免感染。观察造瘘口肠粘膜的色泽、造口肠段有无回缩、出血或坏死等。

2、避免结肠造口狭窄: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为避免造口狭窄,在造口拆线、愈合后,可定时用食指、中指扩张造口。

3、预防便秘:术后观察病人排便情况,若进食后3—4天病人仍未排便,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并予腹部按摩等,以促进肠蠕动。

(5)预防肠粘连:术后早期,鼓励病人在床上多翻身、活动四肢;2—3天后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协助病人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轻腹胀,避免肠粘连。活动时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牵拉。

1、有人工肛门的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防止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的腹泻,避免食过多的粗纤维食物,如笋,芹菜等。忌洋葱,大蒜等,山芋的刺激性气味或胀气的食物,以免造成肠管和造口的梗阻以及频繁使用造口袋引起生活工作的不变。调节饮食使大便成形,必要时口服收敛药。

2、训练排便习惯,如为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术者,可定时反复刺激,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3、适当掌握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增加腹压导致人工肛门结肠黏膜脱出。

4、会阴部切口用1: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配制浓度以杨梅红色为准,如切口未完全愈合者应学会消毒切口及更换敷料。

结直肠癌根治术应急预案

术后48h后静置情况下出现切口处疼痛,伴不明原因发热,换药时见切口处红、肿、压痛,考虑切口感染,挤压切口或穿刺抽得脓液可确诊。

4.缝线针孔一般在拆线后很快既能自愈,蜂窝织炎轻者于拆线后局部以酒精纱条湿敷及理疗,一般炎症可控制,脓肿形成者应切开引流。

5.脓液应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开始可根据脓液性质、颜色和气味选择适当的抗生素,以后根据药敏试验改用敏感抗生素。

6.定期换药更换切口内引流条,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并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局部应用疮疡灵促进切口愈合。

切口感染→拆除局部缝线以酒精纱条湿敷→脓肿形成者撑开切口彻底引流→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广谱抗生素治疗→定期换药→敏感抗生素→局部应用疮疡灵

1.腹部手术后出现发热,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排除肺部感染及手术切口感染等明确感染情况,影像学检查提示膈下、盆腔等处积液,考虑腹腔内感染。

2.诊断为腹腔内感染后,应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时给予相应的广谱抗生素,有引流管者应立即行引流液细菌培养+药敏,根据培养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

3.保持引流通畅,注意体位引流。

4.适当营养支持,可少量多次输血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

5.如已形成包裹性积液,可试行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6.如部位深在,穿刺困难或穿刺引流不彻底,腹腔内感染难以控制,可选择合适的路径手术引流。

7.手术后继续抗炎及全身治疗并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定期影像学检查了解积液改善情况以确定拔管时间。

腹腔内感染→抗生素及支持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经皮穿刺抽吸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手术引流→继续抗炎及全身治疗。

1.发现患者术后,突发出血(伤口;引流;胃管;尿管)时;立即安置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2.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处理。

3.遵医嘱实施各项紧急处理(如建立静脉通路;输血;输液等治疗)

4.及时清除各种血迹;污物。

5.做好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及家属。

6.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病情变化,防止再度出血。

7.做好护理记录,严格交接班。

术后突发出血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处理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及家属做好护理记录

人工造口的护理

腹壁需做永久性人工肛门者,心理创伤超过心理创伤,术前应详细说明人工肛门对治疗的必要性,处理并不复杂,亦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使患者面对现实接受事实,并树立起勇敢生活下去的信心。

1.使用前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并用软纸擦干。除去胶片外面的粘纸贴于造口位置,轻压胶皮环及其周围,使其紧贴皮肤。用防水纸胶贴于胶片周围,防止洗澡时水渗入胶片内。

2.将便袋尾端包住夹子再外夹相扣,再关闭夹子的一端,便袋关闭完毕。

3.将便袋两旁的扣洞用腰带扣上,稳固便袋。

4.便袋内容物超过三分之一时应将便袋取下清洗,替换另一便袋。

5.便袋取下后拔开便袋夹,使便流入马桶,清洗晾干备用。

1.观察造瘘口肠粘膜的血液循环,肠造口有无回缩,出血及坏死。

2.术后早期勤换药,肠管周围用凡士林纱布保护,直至切口完全愈合。

3.使用造口袋后,应观察造口袋内液体的颜色,性质和量,如造口袋内有气体及排泄物,说明肠蠕动恢复,可开始进流抽。

4.造口处拆线后,每日进行扩肛1次,防止造口狭窄。

5.保护造口周围皮肤,减少肠液的刺激及湿疹的出现,常用氧化锌软膏或防漏膏保护皮肤。

1.有人工肛门的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防止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腹泻,避免食过多的粗纤维有人工肛门的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防止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的腹泻,避免食过多的粗纤维食物,如笋,芹菜等。忌洋葱,大蒜,豆类,山芋的刺激性气味或胀气的食物,以免造成肠管和造口的梗阻以及频繁使用造口袋引起生活工作的不变。调节饮食使大便成形,必要时口服收敛药。

2.训练排便习惯,如为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术者,可定时反复刺激,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3.适当掌握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增加腹压导致人工肛门结肠黏膜脱出。

4.会阴部切口用1: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配制浓度以杨梅红色为准,如切口未完全愈合者应学会消毒切口及更换敷料。

人工造口的并发症

少量:用棉球或纱布稍加压迫即可血。

量多:1%肾上腺素湿纱布压迫或拆开黏膜皮肤缝线,更多的出血寻找出血点加以钳扎,彻底止血。

1.查找出血原因,密切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并做好交班和记录。

2.止血,检查血液凝血功能情况,大量出血视情况入手术室止血或输血治疗。

1.手术后自然恢复

2.补充血清蛋白

3.缓解肠管狭窄

4.保护造口粘膜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包括病人一般情况,腹外疝的病因和诱发因素、发生情况、与腹压的关系,有无伴随其他疾病等。

2.身体状况

1)局部:腹股沟区或外阴部有无隆起的肿块,疝块的部位、大小、性状、质地、有无压痛、能否回纳、,有无肠梗阻或绞窄征象。

2)全身:有无因疝发生嵌顿或绞窄引起肠梗阻而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迹象,如皮肤弹性差、乏力;有无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畏寒或血压下降。

3)辅助检查:了解阴囊透光试验结果。若鞘膜积液,多为透光(阳性),而疝块则不能透光;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是否升高;粪便检查是否显示隐血试验阳性或见白细胞;X线检查是否有肠梗阻表现。

3.(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病人有无因疝块反复突出影响工作和生活而感到焦虑不安。有无对手术存在顾虑。病人对预防腹内压升高的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6.按外科手术前一般常规护理。

1.术前2周禁止吸烟,有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及时治疗控制。

2.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咳嗽。

3.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备小沙袋(约g重)。

1.按外科手术后常规护理。

2.术后平卧位,膝下垫枕,使关节屈曲,阴囊抬高。

3.切口处置小沙袋,压近24h。

4.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切口感染。

5.术后6-12h即可进流质或软食,第2d可进普食,多食粗纤维食物。忌刺激性嗜好品,特别是烟。

6.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保持大便通畅,若有便秘给通便药物。

7.术后卧床休息3d,3d后可起床但避免活动,7d后可适当活动。

1.术后第3周恢复一般工作,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提重物,抬重物及持久站立等。

2.多食粗纤维食物,如:芹菜,笋等,保持大便通畅。

3.避免受凉感冒,防治咳嗽,打喷嚏致腹压升高导致疝复发。

腹外疝病人术后应急预案

切口感染时导致复发的重要原因,故术后要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注意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避免粪、尿污染,尤其是婴幼儿患者更应加强护理,发现敷料脱落或污染,应及时更换;必要时在切口上覆盖塑料薄膜,以隔离保护伤口。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和脉搏的变化,以及切口有无红、肿、疼痛,一旦发现切口感染,应尽早处理。

观察愈合情况保持切口干燥清洁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切口情况

根据医嘱对症处理









































治疗白癜风有好办法么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kpp.com/wacs/1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