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读片引起胸痛3天的纵隔肿瘤,竟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本期病例来源:新医院,点评老师:遆会莉

患者,男,63岁。

主诉:右侧胸痛1月余,加重3天。现病史: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伴右上肢疼痛,休息时明显,活动时稍减轻,偶有咳嗽咳痰,无胸闷、心悸、气短,无声嘶,无发热、大汗等症状,在当医院诊疗,具体不详,病情未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疗,今来我院,患者自带胸部CT片显示:纵隔占位(自阅片,未见报告),门诊以“纵隔占位”收入我科。

CT诊断报告:

前中上纵隔胸腺区见数个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欠清,较大者最大截面约29.8mm×24.9mm,增强扫描后呈延迟不均匀中度强化。余纵隔内见多发小淋巴结影,部分已钙化,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两侧胸廓对称,两肺透过度不均匀增强,两肺上叶见多发囊状无肺纹理区,右肺上叶尖段见结节状及条索状影,增强扫描后呈明显强化。右肺上叶前段见一结节状钙化灶。心脏不大,冠状动脉走行区见条状钙化影。食管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增强后亦未见明显异常强化。所示肝实质内见数个类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未见明显强化,较大者最大截面约40.8mm×38.6mm。

胸腺癌

一、临床表现:

发病高峰为50-60岁,常见胸痛、咳嗽、乏力、发热、厌食及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与胸腺瘤患者不同,胸腺癌患者罕见有副癌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发生。

二、组织病理学:

恶性、侵袭性的上皮性肿瘤,另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亚型为鳞癌和神经内分泌癌;胸腺癌远处转移率50-60%;侵袭性胸腺瘤为5%。

三、常见转移部位:

肺、肝、脑和骨。

四、治疗:

完整外科切除是理想的治疗手段,但复发率和死亡率高,预后较差。

五、影像学表现:

在CT和MRI上胸腺癌很难与胸腺瘤鉴别。纵膈内巨大肿块伴或不伴低密度区,分叶状或不规则状轮廓,纵隔淋巴结肿大,大血管侵犯多见于胸腺癌,钙化少见。胸腺外转移和膈神经麻痹仅见于胸腺癌

鉴别诊断:1、胸腺瘤:

常见于前上纵隔,胸腺一叶内,以圆形或椭圆形多见,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多数肿块密度较均匀少数可见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到中度强化亦可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高度提示为侵袭性胸腺瘤CT征象:(1)纵隔脂肪层完全模糊(2)心包增厚并积液(3)纵隔大血管被肿瘤包绕(4)肿瘤与临近肺组织之间界面不规则(5)胸膜出现灶状或弥漫性增厚合并积液。

2、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平均年龄29岁,男性多见;非霍多见于年轻成年女性好发。CT表现:约15%HD仅有单个淋巴结增大,余皆为融合成团块状肿物,密度均匀;肿块较大者因坏死、出血或囊肿形成而呈不均密度,钙化罕见但经有效治疗后可见钙化。较大肿瘤可表现边缘模糊,向纵隔内浸润、压迫或直接侵犯纵隔及邻近结构。NHL呈非延续性侵犯多个淋巴结常累及胸内、中后纵隔、心旁、膈角后淋巴结及结外器官。MRI表现:在T1WI上多呈稍高于肌肉的中等信号,T2WI上常呈明显高于肌肉与脂肪相似的高信号;在疗效评价方面T2WI具有优势(1)高信号代表肿瘤复发(2)混杂信号代表肿瘤部分残余。(3)低信号代表肿瘤彻底清除。

3、畸胎瘤:

CT表现肿瘤组成成分不同,肿块密度差异较大;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缘光滑锐利,单房或多房;囊壁较薄而均匀,囊内密度较低,可见脂肪密度或均匀一致的液体密度。

版权声明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kpp.com/ways/9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