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以胰腺为中心的中医解剖结构

 

“焦”在《黄帝内经》中是一个量词,表示不同的结构单位,如“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灵枢·背腧》中“焦”具体指椎体的棘突,三焦就是第三胸椎的棘突,第三胸椎棘突两侧三寸的穴位为肺俞,《黄帝内经》以杼骨,即第七颈椎棘突下开始计数,将胸椎和腰椎计为十七椎,但是后世没有沿用“焦”作为脊椎棘突的用法。

“勇士者,目深以固,长衡直扬,三焦理横……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历代没有对《灵枢·论勇》当中的“三焦理横”和“其焦理纵”作出可靠的解释,大多根据《灵枢·本藏》的“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踈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解读为皮肤的纹理,如张登本将“三焦理横”解释为“皮肤肌肉的纹理是横行的”。按照“目深以固,长衡直扬,三焦理横”和“目大而不减……其焦理纵”所描述的部位,此处的三焦可以具体到额头纹的形状,“三焦理横”和“其焦理纵”当中的“焦”字表达为一种可数的、稳定的皮肤皱褶形态。

作为解剖结构,《黄帝内经》所命名的三焦涉及了许多内容,本文将这些结构具体地命名为“体腔三焦”“胃肠三焦”“膜后三焦”和“胰腺三焦”等,其中“体腔三焦”是由纵隔、腹膜腔和腹膜后隙等组成的三大体腔;“胃肠三焦”是指以胰腺连接十二指肠为中心的主要消化管道;“胰腺三焦”则是指胰腺;“膜后三焦”是指胰腺和十二指肠所占据的腹膜后隙空间。

1体腔三焦

解读《灵枢·营卫生会》所描述的三焦,可以发现三焦“是人体中三个重要的体腔”。上焦是横膈以上的体腔结构,包括了心肺等脏腑器官,其中“纵隔是上焦结构的中心,上焦通过纵隔空间向下到达横膈,向上延伸到达咽喉;纵隔空间沿着以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回路向上肢部延伸”;中焦是腹膜结构形成的体腔空间,其中“包括胃肠等脏腑器官,以及系膜腔和网膜腔等体腔”;下焦的解剖实质就是腹膜后隙,包括了胰腺、肾和生殖器官等,“下焦空间包括了横膈以下,腹网膜腔以外的所有的腹腔空间。”

本文将与体腔相关的三焦命名为体腔三焦。

体腔的形成是原始系膜发育的结果,当原始消化管开始发育时,其周围中胚层中出现了裂隙,这些裂隙不断融合,从胚盘头端向尾端形成了一对体腔管,分布在原始消化管的左右两侧。随着头褶向胚盘尾端的返折,生心区从胚胎的顶部被转移到了原始消化管前肠的腹侧,而且生心区当中的围心腔与左、右体腔管发生融合,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原始体腔;同时体腔管的尾端继续向胚体尾端延伸并形成左、右初级腹膜腔,左、右初级腹膜腔的扩大和延伸并在胚体的尾部相互连通后,初级腹膜腔成型。胚体内的体腔结构包括了1个围心腔、1对体腔管和1个初级腹膜腔。围心腔对心脏进行包裹形成心包腔,两侧的体腔管对肺脏包裹形成胸膜腔,初级腹膜腔对原始消化管包裹形成腹膜腔,最终形成了人体的体腔结构。

1.1上焦体腔

上焦体腔是指以纵隔为中心的胸腔结构,心包膜、胸膜和横膈的形成参与了上焦体腔的形成,横膈的出现是上焦体腔形成的关键。

1.1.1心包腔的形成过程

生心区发生于胚盘头端,在出现生心索的同时,生心区内的诸多气泡不断融合形成了围心腔。当胚胎的头褶返折到原始消化管的腹侧时,生心区被推到了前肠的腹侧。生心索和围心腔成对出现在原始消化管的两侧,伴随着原始消化管的形成和扩大,左右两条心管被推向原始消化管的腹侧并融合成为一条心管,两侧的围心腔也融合形成一个囊腔。围心腔向下与体腔管贯通,共同组成原始体腔;同时围心腔从腹侧对心管进行合围,并在心管的背侧愈合形成了心背系膜;伴随着心包膜的成型,胸心包隔膜从外侧体壁向中线汇合,切断了连接在围心腔与体腔管之间的胸膜心包管,完成了心包腔与胸膜腔的完全分离,使得心包腔成为一个完整的体腔。

1.1.2胸膜腔的形成过程

原始消化管形成后,从前肠腹侧增生、发育出两条肺芽,生长的肺芽突入其周围的胸膜管中,胸膜管开始以双层的膜结构对肺芽进行包裹,胸膜管对肺芽成功合围形成初级胸膜腔;初级胸膜腔是一个圆筒结构,不仅通过胸腹膜管与原始腹膜腔相通,而且通过胸膜心包管与围心腔相通。随着胸膜心包管被胸心包隔膜阻断,完成了心包膜腔与胸膜腔的分隔;同时从原始横膈发育而来的胸腹隔膜切断了胸腹膜管,完成了胸膜腔与初级腹膜腔的分隔。

1.1.3横膈的形成过程

横膈来源于四部分组织,包括原始横膈、胸腹隔膜、食管的背系膜以及来自于体壁的系膜。横膈的形成将人体成功地分割为胸腔和腹腔两个体腔。

1.1.4上焦体腔的形成过程

纵隔是上焦的实际体腔,纵隔的上界是胸廓上口,下界是膈,前壁是胸骨,后壁是脊柱胸段,侧壁是纵隔胸膜。纵隔胸膜则是由胸膜、心包膜和食管的腹系膜共同组成,因为心脏和肺脏的原始发育阶段都位于食管前肠的腹系膜当中,肺脏位于心脏的背侧和食管之间,心脏和肺脏从食管腹系膜中脱离出来,心包膜、胸膜和食管腹系膜共同构成了纵隔的侧壁,形成了上焦体腔。

1.2中焦体腔

中焦体腔由原始系膜发育而来,是在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之间形成的体腔,包括了腹膜腔和网膜囊两个腔隙。

1.2.1原始消化管

在胚胎的早期由于原始消化管与胚外的卵黄囊相通,原始消化管被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等节段。与卵黄管相通的部分被命名为中肠,卵黄管以上的原始消化管为前肠,卵黄管以下的原始消化管是后肠。横膈以下的前肠部分发育形成了胃和十二指肠球部,中肠形成了自十二指肠降部至横结肠右2/3的消化管道,而后肠的上段形成了自横结肠的左1/3至直肠上段的消化管道。

1.2.2原始系膜

原始系膜是初级腹膜腔对原始消化管进行包裹形成的膜性结构,由于卵黄管的存在,中肠成型较晚,造成原始系膜对前肠、中肠和后肠等不同的包裹形式。横膈以下的前肠形成了腹腔段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等消化管道,包裹这段消化管道的原始系膜来自由体腔管延伸的左、右初级腹膜腔。左、右初级腹膜腔从两侧包裹前肠,在原始消化管的背、腹两侧对接并愈合,成为原始系膜中的背系膜和腹系膜,从而形成一个典型的、双膜双腔的系膜结构。原始系膜的外膜黏贴在体壁上,最终发育成为壁腹膜;内膜包裹在消化管道上最终成为消化管道的固有层,也被称为脏腹膜;同时腹系膜发育成为小网膜,背系膜发育成为大网膜。

由于中肠与卵黄囊相通,左、右初级腹膜腔包裹中肠形成的腹膜腔也与卵黄囊贯通,伴随着肠袢从胚外体腔退回到腹腔,卵黄蒂逐渐缩小并闭锁,中肠及其腹膜腔与胚外体腔断开,中肠通过闭合的卵黄蒂固定在脐上,左、右初级腹膜腔也汇集到脐周,但是没有形成腹系膜,左、右初级腹膜腔向中肠背侧的对接和愈合形成了完整的背系膜。因此,自中肠以下的肠段大多是采取后固定,肠道通过系膜结构悬挂在腹后壁上,这些结构包括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等。

1.2.3中焦体腔的形成过程

中焦体腔的解剖实质就是腹膜腔。腹膜腔是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之间相互延续形成的一个密闭空间,由于大网膜的存在,腹膜腔被分隔成2个囊腔,胃前壁与腹侧壁层腹膜之间的囊腔被称为腹膜腔,胃后壁与背侧壁层腹膜之间的囊腔被称为网膜囊,网膜囊通过网膜孔与腹膜腔相通。

大网膜由胃背系膜发育而来,连结在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在横结肠的腹侧面前,大网膜下垂并返折,呈帷幕状悬垂在小肠的前面,大网膜的前两层黏膜与胃粘连形成胃结肠韧带,大网膜的后两层黏膜与横结肠粘连形成横结肠系膜,同时大网膜前两层和后两层黏膜之间也发生粘连并愈着。因此,在成人解剖中网膜囊的囊腔仅仅存在于胃后壁和背侧壁腹膜之间,上至横膈,下至大网膜前、后两层的愈着处。

在小网膜中,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的前后两层黏膜与胃小弯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间隙,其中有胃左动脉和胃右动脉通过,并一直延伸到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的游离缘。从胃释放的卫气进入小网膜的间隙中,通过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游离缘释放到腹膜腔中,腹膜腔和网膜囊成为储藏来自胃中卫气的空间。虽然腹膜腔内还包裹着小肠和大肠等肠段,但是只有胃与腹膜腔之间存在着连接的通道,腹膜腔成为胃储存卫气的专有体腔。因此,《黄帝内经》将胃视为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称“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为“六府之大源”。

1.3下焦体腔

“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膀胱和大肠是下焦体腔内的主要器官。下焦体腔被局限在盆筋膜间隙中,由于盆筋膜间隙只是腹膜后隙的盆腔部分,《黄帝内经》命名的下焦忽略了腹膜后隙的腰背部分。

2膜后三焦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灵枢·营气》中的三焦是指位于腰背部的腹膜后隙和位于腹膜后隙当中的胰腺。经气循行在三焦经中时从纵隔经横膈上的腰肋三角到达腹膜后隙,通过胰腺过渡到胆囊,进入胆经的循环程序。

腹腔被壁层腹膜分隔成腹膜腔和腹膜后隙两个空间,壁层腹膜内的空间被称为腹膜腔,壁层腹膜外的空间被称为腹膜后隙。腹膜后隙介于壁层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向上至膈,向下延续到直肠系膜当中,两侧向腹膜外筋膜中延伸。虽然腹膜后隙和直肠系膜是一个连通的完整体腔,但是在解剖学上被冠以不同的名称,骶岬平面以上被命名为腹膜后隙,骶岬平面以下为盆筋膜间隙,直肠系膜是盆筋膜间隙的实际空间。《黄帝内经》同样对这两个结构给予不同的命名,以直肠系膜为中心的盆筋膜间隙被命名为下焦,而腰背部的腹膜后隙被称为三焦,本文将其定义为膜后三焦。

“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灵枢·营气》将腹膜后隙命名为三焦完全是基于腹膜后隙的解剖特点。腹膜后隙当中的十二指肠、胰腺和肾等器官都是腹膜外消化器官,完全暴露在腹膜后隙内,十二指肠向腹膜后隙释放卫气,胰腺参与调控体腔三焦的津液,《黄帝内经》以三焦定义胰腺和十二指肠所处的腹膜后隙空间。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和“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灵枢·经脉》当中两次使用的三焦都是指膜后三焦,说明手厥阴心包和手少阳三焦经脉的循行都经过腹膜后隙的体腔空间。

3胰腺三焦

“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灵枢·营卫生会》中连续出现的三焦具有完全不同的解剖意义。“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中的三焦是指腹膜后隙的体腔,而“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当中的三焦是指直接连接胆囊的胰腺。本文将“从三焦注胆”当中的三焦定义为胰腺三焦,手少阳三焦的经气就是在膜后三焦的体腔中通过胰腺三焦进入胆囊周围,继续循行于足少阳胆经中。

胰腺发生于前肠尾端,由原始消化管的内胚层细胞发育而成,由背胰芽和腹胰芽发育成背胰和腹胰。多数情况下腹胰与背胰融合,从而形成一个胰腺,腹胰管与背胰管远侧段合并形成主胰导管,与胆总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只有少数个体的腹胰不与背胰融合,来自于背胰的副胰管独立开口于十二指肠副乳头。“从三焦注胆”标定了三焦与胆囊的解剖关系,是定义胰腺三焦的重要解剖依据。

“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后世多认为《难经·四十二难》所描述的“散膏半斤”是胰腺。但是从发生学上分析,脾脏虽然发生于原始消化管前肠段,却由背系膜当中的中胚层间充质发育而成,而且脾与“天气所生”的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腑器官之间不仅没有发生学的直接联系,也没有解剖结构上的直接沟通,所以将三焦的脏腑属性定位于胰腺比定位于脾之散膏的依据更为充分。

4胃肠三焦

“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中的三焦是指胃肠三焦。十二指肠呈“C”形弯曲,胰腺被包裹在其中,胰腺通过胰管和胆总管连接在十二指肠上。十二指肠上连胃体、下连空肠,胰腺与胃、小肠之间形成结构上的三焦形态,十二指肠大部和胰腺暴露在腹膜后隙当中被称作中焦,被小网膜包裹的胃为上焦,被小肠系膜包裹的小肠为下焦。胃肠三焦是水谷消化和吸收的中心,胃肠三焦的命名为解释《灵枢·五味论》中的“胃之两焦”和“上之两焦”提供了理论依据。“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消化过程在形成糟粕之前已经产生了营卫两种功能物质;同时“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段论述证实了小肠以下的消化管道只起到“化物”和“传道”的作用。因此,《灵枢·五味论》的“胃之两焦”具体指胃肠三焦中的胃和十二指肠,水谷精微和营养功能物质在此阶段被分离和吸收,与“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的观点完全一致。

《灵枢·五味论》通过“上之两焦”解释了人体吸收五味的部位和过程。“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酸味收涩,过食酸可能导致食积于胃和十二指肠中,津液不能下行于膀胱,并造成小便不利。“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说明咸味是通过十二指肠和胰注入血流。“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说明辛味滞留于胃并发散到上焦体腔当中,食味过辛导致出汗和心中空洞。“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说明苦味由小肠吸收,食味过苦造成胃、十二指肠和小肠等胃肠三焦痉挛,导致呕吐。“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悗心”,说明甘味滋腻于胃中,过食甘味可造成蛔虫躁动,令人心烦。《黄帝内经》以“五味各走其所喜”总结五味被胃肠三焦的不同部位吸收后输送到人体的各部。

5三焦是以胰腺为中心的中医解剖系统

按照现代解剖的常识剖析三焦的实质内容,可以发现《黄帝内经》中的三焦包括了完全不同的结构,包括了胰腺三焦、胃肠三焦、膜后三焦和体腔三焦等内容,这种命名方法是以胰腺为中心、以胰腺与消化管道的生理关系、胰腺与体腔的生理关系为基础的。

5.1胰腺三焦是三焦结构的核心

《灵枢·本输》以“是六府之所与合者”将脏腑器官进行了配对:“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唯独“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脏腑结合遵守五行同属的原则,脏腑的结合不仅构成一个解剖系统,承担着一系列的生理功能;而且腑器官“受五藏浊气”,为脏器官排泄代谢的产物,成为五脏生理的必要补偿。由于三焦没有直接相合的脏器官,不为任何脏器官排泄浊气,而且三焦只能参与水液代谢,必须依赖于肾的主宰和膀胱协调,因此,胰腺不仅在解剖结构上符合三焦的特征,在生理功能上也符合“孤之府”的特点。以胰腺三焦为中心,负责消化和吸收的肠段被划分为胃肠三焦,胃为上焦,胰腺三焦所连接的十二指肠为中焦,小肠的近端为下焦。胰腺三焦标定了胃肠管道的中心部位,其所处的体腔是卫气的发生中心,被称为膜后三焦;向下与盆筋膜间隙贯通,以直肠系膜为中心的盆筋膜间隙被《黄帝内经》命名为下焦,是卫气的代谢中心;向上与《黄帝内经》命名为上焦的纵隔空间相通。因此,胰腺三焦是《黄帝内经》中所有与三焦有关的解剖结构的核心。

5.2胰腺三焦参与协调体腔三焦的生理功能

“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全面地描述了胰腺三焦和体腔三焦的生理功能。“渎、沟也”,说明三焦是人体中部的水渠,具有分化水液的功能。作为水液代谢的主导器官和通道,三焦掌控消化管道内和体腔内的体液循环,但是三焦必须通过膀胱协助才能完成体液代谢过程。因此,《黄帝内经》称三焦“属膀胱”。

胰腺三焦掌控消化道内的水液代谢,生理学已经证实:胰腺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每天向消化管道内分泌~mL胰液,是消化液的主要来源。“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灵枢·五癃津液别》指出了体腔三焦不泻可以造成消化管道内的水液代谢失常,并影响膀胱的水液代谢,最终导致肢体水肿。

体腔三焦是组织间液汇集的主要场所。体液是体内的水及溶解于水中的溶质,体液被分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分布在细胞内,约占正常成人体液中的2/3,体质量的40%;细胞外液分布在细胞外,约占正常成人体液中的1/3,体质量的20%。

细胞外液又可分为血浆、组织间液和穿细胞液,其中血浆约占体质量的5%、组织间液约占体质量的14%、穿细胞液约占体质量的1%。体腔三焦内承载着除了血浆之外的细胞外液,包括组织间液和穿细胞液。由于“细胞直接生活于细胞外液中,其营养物质与氧的供应及代谢终末产物的移除均有赖于细胞外液”,因此,体腔三焦不仅对细胞外液的代谢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影响。

“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灵枢·五癃津液别》描述了体液在体腔三焦中的不同特点:在体腔内流动的为津,相当于组织间液;停滞在腹膜腔内和关节腔内的为液,相当于穿细胞液,这与生理学对细胞外液的分类方法完全一致。

虽然体腔三焦是人体的水道,具有调节体液平衡的功能,但是体腔三焦本身的代谢能力有限,只能通过汗液向体外排泄,膀胱的排尿功能则是体液代谢的主要途径。因此,《黄帝内经》在讨论体腔三焦“水道出焉”的生理功能时,特别强调体腔三焦的生理功能“属膀胱”。

从生理角度讲,人体细胞外液代谢最终受肾脏对Na+调节的控制。Na+是细胞外液中最重要的正离子,在体内Na+的移动总是带着水分子一起进行,Na+的含量和分布决定细胞外液的容量和分布,Na+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的关键因素。而Na+的代谢受肾脏的调控,随尿液排泻。“肾合三焦膀胱”,《黄帝内经》已经认识到:肾脏通过Na+调节细胞外液,体腔三焦和膀胱对体液的调节作用都是在肾的主导下完成的。

“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灵枢·五味论》指出咸味是通过胰腺三焦和十二指肠注入血流的,《黄帝内经》认为胰腺和十二指肠是人体摄入Na+的关键,虽然与现代生理学对Na+摄入的认识不同,但足以说明《黄帝内经》对胰腺三焦参与调控体腔三焦生理功能的理解。同时,“肾合三焦膀胱”完整地反映了中医对组织外液循环和代谢的认识,胰腺三焦控制Na+的摄入,膀胱和体腔三焦控制Na+的排泄。

5.3膜后三焦的生理功能

膜后三焦是指腹膜后隙,是胰腺三焦和十二指肠所处的部位,膜后三焦与盆筋膜间隙共同组成下焦体腔。《黄帝内经》对下焦的描述局限于以直肠筋膜为中心的盆筋膜间隙,没有涉及与膜后三焦有关的解剖和生理,《难经》中对膜后三焦有较为全面的总结。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中的三焦正是膜后三焦,《难经·三十一难》认为膜后三焦是体腔中卫气的主要来源,卫气通过十二指肠释放到膜后三焦中,并分布到除腹膜腔以外的体腔各部。《难经·四十五难》当中的“气会三焦外”更加明确地指出了从消化道而来的卫气汇集在胰腺三焦之外的腹膜后隙当中。

“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难经·六十六难》指出了膜后三焦“主通行三气”,是“原气之别使”。所谓三气包括来自于十二指肠的卫气,来自胰腺三焦的腑气和来自于肾间的动气,三气汇集在膜后三焦当中合称为“原气”。原气汇集三个脏腑器官的能量于一体,储存在膜后三焦当中,并且按照体腔三焦的循行途径以传遍全身。因此,膜后三焦为体内能量之原,“原者,三焦之尊号也”。

《难经》所指的肾间动气是指人体的生殖功能,“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难经·三十九难》认为人体的生殖功能由右肾,即命门所掌管,这与胚胎学上肾和生殖器官都来自于间介中胚层的尿生殖嵴的认识完全一致,从尿生殖嵴分化的中肾嵴发育成为肾脏,生殖腺嵴发育成为生殖腺。原始生殖细胞按照冲脉的循行途径从胚外体腔迁移于体内,生殖器官在原始生殖细胞移入后才具备了生殖功能。由于冲脉在脐上按照肝圆韧带的走行分布,因此,《难经》将生殖功能定位于右肾。

综上所述,本文以“从三焦注胆”确定了六腑之一的三焦就是胰腺,并命名为胰腺三焦,而且理清了《黄帝内经》所有以三焦命名的结构与胰腺三焦之间的关系。“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当中的三焦是指以胰腺标记的水谷消化和吸收中心,称之为胃肠三焦,其中胃为上焦,胰腺所连接的十二指肠为中焦,近十二指肠的小肠段为下焦。三焦同时是人体的主要体腔,胸腔当中的纵隔属于上焦,腹膜腔属于中焦,腹膜后隙属于下焦,故将描述体腔的三焦称为体腔三焦。中焦所属的腹膜腔是一个密闭的体腔,与上焦体腔和下焦体腔没有任何交通;而上焦体腔和下焦体腔则可以通过横膈上的裂孔和腰肋三角中的隐性间隙相通。上焦体腔通过腋鞘与上肢的体腔间隙相连,下焦体腔通过坐骨大孔和腹股沟后间隙与下肢体腔间隙相通。因此,体腔三焦贯通人体所有的体腔和间隙。

“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被称之为膜后三焦,是下焦体腔的一部分,《难经》对膜后三焦生理功能的描述弥补了《黄帝内经》对下焦结构描述的不足,《难经》认为膜后三焦向腹膜腔以外的、人体所有的体腔和间隙提供卫气,更是汇集消化之气、胰腺三焦之气和生殖之气的源头,因此被誉为“气之所终始”和“原气之别使”。

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胰腺三焦和体腔三焦上,胰腺三焦是消化管道内消化液的主要来源,参与体腔三焦内体液的调控,胰腺三焦控制体液分布的机制可能与Na+的摄入有关,体腔三焦对体液的调节是在肾的主导下,与膀胱协同完成的,因此《黄帝内经》强调“肾合三焦膀胱”。

点击图标查看技术资料和视频

针灸课程正骨课程美容课程

特色课程

?特惠政策?两人同行:其中1人九折三人同行:三人均九折五人同行:一人免单

全国中医技术培训招生办:李主任

李建滨主任《同







































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qkpp.com/ways/183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